当前位置:首页> 师生风采 > 学子风采

笙箫不响情更浓

时间: 2011/1/14来源: 本站浏览量: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   王洪明)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歌代表作,全诗共7节。对第6节中“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句诗,许多读者甚至教参都这样的赏析:“想到就要和康桥告别,不禁别情缕缕,离绪重重,消失了的梦竟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起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这种分析,显然以为这句诗运用了写实手法,把“笙箫”看作是客观物象,是“实境”。我认为这种解读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使整首诗的意境显得突兀、不和谐。 
我们先看“笙箫”是什么意思。“笙”又名芦笙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乐器,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又叫洞箫竖吹,为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其音色十分独特,有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笙箫”常连用,多指多用于离别。
我们再看本诗的意境。从审美的角度讲,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无疑最具有美学特质。诗人在构成诗的意境时,诗中的一切景与物都必须处于与诗所要表现的意境吻合而协调的状态中,从而在整体上求得一种匀称和谐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效果。在《再别康桥》中,诗人通过种种物象的组合和情景的勾连,诉诸读者一种共同的审美指向:那就是“静”,这也是整首诗的情感氛围,也是本诗的感情基调。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而诗中的感受却是四个月之前的,他静静地走过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往事历历在目,但诗人只想做一次不声不响的静静的离别,他生怕惊动一切,因此他才“轻轻的”、“悄悄的”。特别是在第六节,诗人“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沉默的、静寂的,诗人“不能放歌”正是怕打破这种宁静。静是诗人为自己的离别而设。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笼罩全篇的寂静的氛围中,诗人幽幽的情怀和绵绵的思念在康桥的夜中滋生,在诗行里流动,也在诗人的心头和读者的心头悄悄地无尽地蔓延,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徐志摩着力刻意营造这种静,并恪守这种静,从而形成一种幽雅闲静、高妙而和谐的艺术境界。这样,在诗人所处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都处于静的状态下,“吹奏笙箫”这个细节显然不符合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合理发展,也破坏了诗的整体情景和氛围的一致性。在诗人主观感觉中和对外部世界产生的客观效果上都已打破了他着力表现的存在于诗中的静。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审美的角度讲,“吹奏笙萧”这一细节在诗歌的意境构成中是不匀称也不和谐的,诗人也不可能刻意带着“笙箫”去剑桥吹奏一曲离别的歌曲。
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第6节中,诗人想象自己撑一枝长篙,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溯,迎着晚风,沐浴星辉,真是连缺乏音乐灵感的人也会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可是诗中的思路随即逆转:“但我不能放歌”,意境依旧归于寂然。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更是特意将“笙箫”和“悄悄”、“夏虫”和“沉默”这些无法调和的意象连接起来,意在表明诗人离情的不可遏制,故意将那股热烈的情绪压在诗的内层,让读者去领会,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则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诗人的沉思默想、满怀的离愁别绪使他渐渐陷入一种沉迷的心理状态,甚至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觉也会暂时处于一种麻木状态(也许夏虫并没沉默,但他充耳不闻),从而在诗人的内部世界中又形成一种更深层次的静。周围环境的静让作者联想到箫声演奏时的情况而已,悄悄,没有声音也,而吹奏笙萧自然要发出声音,这违背了生活的逻辑。
另外,从诗的语言结构来看,“悄悄是别离的笙萧”是用暗喻修辞,意思是今晚静悄悄的康桥如此寂然安静,就像离别时吹奏的哀婉悠扬的萧歌让人沉迷难舍,肝肠寸断。而认为写实景的读者,把本句诗歌看作是判断句,但主语和宾语是无论如何也不搭配的。
因此,对这句诗最好别往实处理解,其实,“笙箫不响情更浓”。
(本文发表于《科学咨询》20106月)